景泰藍正名為「銅胎掐絲琺瑯」,屬宮廷文化,距今已有數百多
年的歷史,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傳統工藝之一,它採用金銀銅及多
種天然礦物質為原材料,集美術、工藝、雕刻、鑲嵌、玻璃熔煉、
冶金等專業技術為一體,不過如此珍貴的工藝卻曾一度面臨消失
危機….本期特別報導《傳承之路-北京市砝瑯廠》
更多精彩圖文請見 ♠♠ 珠寶商情70期雜誌 ♠♠
藝說景泰藍
傳承之路-北京市砝瑯廠
銅胎掐絲琺瑯《聚寶盆》:
直徑1.8米、高1.46米,《聚寶盆》主體盆型端莊、簡潔、厚重。
在底足設計上,巧妙選取的中華民族的吉祥物——象徵吉祥、
太平的四尊象,奮力托起一件大的聚寶盆造型。盆身主體四周
福、祿、壽、喜四個開光花鳥紋樣,與象徵連綿不斷傳統寓意的
纏枝蓮、牡丹紋穿插輝映;盆內荷花叢中,赫然升起的綠色荷葉
造型之上,三隻栩栩如生的金蟾口銜銅錢,上書“招財進寶”,構
成整部作品的中心點和制高點,與金盆內鏨刻的連綿不斷的纏枝
蓮紋,共同點出了“福、祿、壽、喜、財運連連”的主題。盆沿兩
端橫亙兩側的雙象頭取義“太平有象”,中心主噴泉及六個荷花錯
落有致,豐富的迴圈噴水更增添了作品靈動的生命氣息。整個作
品洋溢著喜慶、祥和、富足、長壽的主題。
銅胎掐絲琺瑯《四海升平》:
瓶身38釐米高,為天壇祈年殿38米身高的等比例縮小,最大直徑
21釐米,代表APEC 21個經濟體。細長的瓶徑顯得瓶型典雅優美。
通身碧藍的瓶身上水波蕩漾,圓形的畫琺瑯APEC會標、天壇、
長城、主會場的漢唐建築等標誌嵌入瓶中。整體再現了傳統與現
代完美融合的設計和景泰藍傳統工藝特有的精湛技藝水準。
銅胎掐絲琺瑯《繁花似錦》:
作品造型結構簡潔大氣,線條流暢優美,通體紋樣由多種花卉、
枝葉組合而成,猶如百花齊放,姹紫嫣紅的花卉交纏在綠、黃色
系葉片之間,並以黑色襯底,由於花卉繁密而不易見底色,更是
突出了其高貴典雅的藝術美感。繁花似錦賞瓶因其身花卉姿態萬千、
各展其妍,所以製作工藝也相當繁複,體現了高級技師們精湛的掐
絲技藝,他們不僅需要運用銅絲掐出不同姿態的花朵,還要表現出
花瓣和枝葉流暢細膩的線條,體現出花卉茂盛嬌媚的品性。在點
藍工序中,因為需在紋樣繁複的銅絲間反復暈色,表現出花卉與
枝葉層疊交錯的透視關係。瓶體主色調的玫瑰紅和玫瑰紫是琺瑯
廠投入近百萬元研發成功的新色調,在當今的景泰藍行業中是不
多見的,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。
銅胎掐絲琺瑯《荷夢系列》:
器型簡潔、流暢、現代,並採用成套裝飾的方法,風格統一又富有
變化,表現了似夢中撥開水紋,悠然的野鴨在荷中親密而行,這一
夕陽下荷塘怡然、舒適、浪漫的意趣。在色彩處理上,突破了以往
常規、平淡的處理手法,在荷葉上以及大面積地色上進行了渲染處
理,更好地烘托了主題,使裝飾賦予抒情、浪漫的情調和嶄新的時
代氣息,並在工藝上進行了創新嘗試,打破了傳統景泰藍處處絲紋
密佈,裝飾繁褥的習氣,整個裝飾主次疏密有致,主題突出,在工
藝的嚴密控制中保證了大面積無絲而不崩藍,做到工藝同內容緊密
融合,更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。
中國第一家景泰藍博物館
耗時兩年籌建的博物館堪稱是景泰藍歷史文化資料館,民眾能看
到仿清代養心殿造辦處「琺瑯作」工序場景模型,乾隆爺親自審
看自己敲定的景泰藍圖樣的御用品製作過程,以及用景泰藍製作
的各種鳥獸組成的山水畫卷,場景形象逼真,富有情趣,令人駐
足。還能欣賞琺瑯廠自1956年成立以來珍貴歷史資料,琺瑯廠的
老藝人、大師的生平和藝術特點,大師文稿、圖紙、書刊、手跡,
解放後企業各時期經典代表作品、創新產品等多年來景泰藍製作
技藝的創新發展。館中也收藏許多市面難得一見的大型作品,看
著那些一件件比成人還高大的琺瑯巨作,令人佩服製作者的雄心
壯志。博物館還配套建有1000餘平方公尺的技藝展示、互動區域,
在此可以免費參觀製作過程,而且還可在高級工藝技師的指導下,
親自動手參與景泰藍工藝製作。
中國第一家景泰藍博物館,場內一景
中國第一家景泰藍博物館,場內一景
♦♦♦ 珠寶商情雜誌 ♦♦♦
♦♦ 訂閱專線:02-2760-1239
♦♦ 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jewelryinfo.com.tw
♦♦ 購買通路:
♥ 誠品書店 the eslite bookstore ♥ 博客來 ♥
♥PCHOME商店街 – 珠寶商情 ♥